歡迎來到湖南省
因大部分地域在洞庭湖以南,故名湖南。又因省內最大河流湘江貫穿南北,而簡稱湘。戰國楚置黔中郡。秦增置長沙郡。西漢為長沙國,置3郡,西南部屬蒼梧郡。西晉永嘉元年(307年)析荊州6郡和廣州臨賀郡置湘州,治臨湘(今長沙)。隋開皇時置8州,大業改州為郡。唐廣德二年(764年)置湖南觀察使,轄7州,湖南之名始此。五代為楚國。宋初置荊湖南路,治潭州(今長沙城區),轄6州及桂陽監;其余岳、沅、辰3州屬荊湖北路。元屬湖廣行省地,在今境有14路及3州。明屬湖廣布政使司,在今境有7府,以及郴、靖2州和永順、保靖2軍民宣慰使司。清康熙三年(1664年)置湖南布政使司,治長沙,為湖南單獨建省之始。
- 人口:6,599萬
面積:21萬多平方公里
湘西鳳凰城
湖南洞庭湖上待運的木材。(1959年)
湖南省正在推擴的一種內河用的風帆,能使帆船在順風、逆風、左右斜風等八種不同風向中御風前進。(1959年)
洞庭巨變(1959年)
洞庭湖位于湖南和湖北兩省之間,面積一萬三千八百多平方公里,是長江的天然蓄水庫,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。湖里水產豐富,湖濱盛產大米和棉花,是個魚米之鄉。其它特產象白蓮、銀魚和君山茶,也是暢銷國內外的。
湖南洞庭湖區,十年來新修和整修大堤三千多公里,年年獲得豐收。
濱湖地區人民大修水利,今年戰勝了七十多天的大旱,南縣華閣人民公社的晚稻又已豐收在望。
洞庭湖年產肥魚六、七十萬擔。這是沅江三眼塘人民公社漁業隊在捕銀魚。
著名古跡岳陽樓現已修飾一新。
湖上的航線都安裝航標了。
安鄉人民公社的社員們在湖上采蓮。
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秋汛。
濱湖地區到處可以聽到拖拉機的吼聲。
濱湖區的棉花單位面積產量,1958年就相當于1950年的2.4倍,今年比去年更高。這是澧縣澧西人民公社的棉田。
濱湖地區修建了大批水閘。這是常德蘇家吉水閘,它可經確保六十四萬畝耕地不受水旱災。
濱湖地區出修建了大批電力排灌站。這是安鄉縣的一個。
在洞庭湖和長江會合處,一座發電能力4500千瓦的火力發電站不久就要發電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