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迎來到湖北省

戰國時統一于楚。三國時北部屬魏,東南部屬吳,中部均稱荊州,西部屬蜀。隋統一后主屬荊州,一度稱鄂州。北宋北部屬京西南路,東部屬江南西路,南部屬荊湖北路(簡稱湖北路),湖北之名始此。元代主屬河南行省、湖廣行省。明洪武九年(1376年)改為湖廣布政使司。清康熙三年(1664年)湖廣分治,置湖北省,省名從此確立。

人口:6,001萬
面積:18萬多平方公里

合作醫療越辦越好(1975年)

公社醫務人員經常爬山涉水巡回出診。

公社衛生院醫務人員用中草藥制造治療風濕病的注射液。

社員在地頭休息時,喝預防藥。

生產隊婦幼保健員向社員計解計劃生育知識。

“赤腳醫生”堅持參加集體生產勞動。

定期為群眾打預防針。

“五七”醫科大學的學員。

樂園公社合作醫療創辦人之一“赤腳醫生”覃祥官和生產隊“赤腳醫生”交流針灸技術。

公社醫務人員、“赤腳醫生”為社員做下腹部手術。

荊江巨變(1977年)

一九五八年初,敬愛的周恩來總理冒雪視察荊江大堤。

荊江分洪工程的黃山頭節制閘。

位于荊江上游北岸的沙市,地勢低洼,全靠荊江大堤保護。

下荊江中洲子裁彎工程,圖片左邊的兩條河道,是舊河灣上,下灣口,中間是裁彎后的新河道。

荊江大堤。

開發漢江(1978年)

丹江口水利樞紐初期工程完成后,在防洪、發電、灌溉、航運、水產養殖等方面已經發揮了作用。

蜿蜒在江漢平原上的漢江。

丹江口水利樞紐的升船機,使大壩上下通航無阻。

湖北省沔陽縣排湖排灌站鳥瞰。這個排灌站排澇面積為五十萬畝,同時還可灌溉農田二十萬畝。

漢江流域目前已建成大型水庫二十七座。河南南陽地區的鴨河口水庫建成后,已初步形成一百六十萬畝的灌區。

湖北省漢川電力排水站。

地處漢江源頭的陜西省南鄭縣新修的一座水庫。

襄樊市和橫亙在漢江上的鐵路橋。

引漢總干渠可從丹江口水庫引水五百秒立米。它將使河南西南部廣大的干旱地區,逐步得到灌溉。圖為引漢總干渠的渠首工程。

湖北省棗陽縣大崗坡提灌站可提水十五個秒立米,使棗陽北部干旱地區得到灌溉。

江漢平原上的灌溉渠道。

漢江下游的堤防。

水利建設的發展,使一些歷史上干旱嚴重的地區,面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。過去由于缺水,只能種植旱作物的地方,今天也種了水稻。

湖北省鐘祥縣的大柴湖墾區,原來是由于漢江決口造成的一片荒湖,如今已成為盛產糧棉的良田。


97久久综合区综合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