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迎來到廣西壯族自治區

春秋、戰國為百越(粵)地,秦屬桂林、象郡,以今大部為桂林郡地簡稱桂。漢屬交州、荊州,置3郡。三國5郡。東晉10郡。隋置6郡。唐初屬嶺南道,置8州;咸通三年(862年)屬嶺南西道,設邕、桂、容3管經略使,轄60州(包括21羈縻州),道治邕州(今南寧)。北宋至道三年(997年)置廣南西路,設18州和50羈縻州,治桂州(今桂林),廣西由此簡化得名;皇佑五年(1053年)置邕、宜、融3路,改州為府,另在左、右江流域置左江道和右江道。元屬湖廣行中書省。至正二十三年(1363年)分置廣西行中書省,簡稱廣西行省或廣西省,治桂林,轄12路、1府、1司、9州。明洪武九年(1376年)改廣西承宣布政使司。清為廣西省。民國初相襲,省會遷南寧。1952年成立桂西僮族自治區。1958年成立廣西僮族自治區,省級自治區名自此始。1965年改“僮”為“壯”,含意健壯、茁壯,廣西僮族自治區更為今名。

人口:4,830萬
面積:23萬多平方公里

利用水力推磨的磨油船(1957年)

廣西桂西僮族自治州內利用水力推磨的磨油船。

綠蔭深處八角香(1958年)

我國廣西是八角主要的主地,抗戰前產品遠銷歐美。后來受戰亂影響,園林逐漸荒蕪。解放后得到政府扶持,生產才迅速上升,1957年年產十一萬擔,超過了解放前最高年產量。

廣西西南部一帶山區是盛產八角的地方,這是寧明縣豐樂鄉農林社的社員在采摘八角。

八角樹種后一般要八、九年才開花結果,平均每株產果三十多斤,高的達一、二百斤,生產期可以延續到百年以上。

八角香。

提煉出來的茴香油。

洞中公路(1959年)

廣西多天然山洞,西部的一條公路正好穿洞而過。

花坪林區的蛙(1963年)

科學考查隊在廣西的花坪林區發現了一種有趣的蛙。這種蛙體形肥大,有一種特特殊的捕食本領。它經常仰著身體躺在河澗邊裝死,如果有鳥飛下來吃它,那怕這只鳥比它大,都會被它抱住一同滾到水里,成為它的獵獲物。

壯文(1963年)

解放以前,中國除漢字外,大約有十七個少數民族有文字,但其中只有蒙古、藏、維吾爾、哈薩克等幾種文字比較通用,其它文字多不完備或不大通用。中國共產黨一貫重視和關懷各民族使用和發展本民族的語言文字。十三年來,政府已幫助壯、布依、黎、侗、哈尼五個沒有文字的民族創造了文字;幫助苗、彝、傈僳、佧佤、納西、傣、景頗、拉祜八個民族改革和充實了文字?,F在共有29個少數民族有自己的文字。許多過去處于文盲狀態的少數民族人民識了字。已有十八個少數民族使用文字出版了各種圖書,其中十一個少數民族使用本民族的文字出版報紙和雜志。圖為廣西壯族自治區壯族婦女廖素枝學會了壯文,親手把自己的名字寫在雨帽上。

北暮鹽場(1975年)

蔚藍色的南海北部灣畔,有一個以學大慶聞名的鹽場——北暮鹽場。

近年來圍海新造出來的部分鹽田。

原鹽產量連年超額完成國家計劃。

鹽場黨委書記黃乃賢在群眾中。

全部結晶池已被改造一新。

北暮鹽場的“鐵姑娘”歐瑞蘭。

老工人徐家昌被譽為鹽場的“活氣象”。

當年圍海筑堤時的情景。

為建設新鹽田快干大干。

鹽場職工在沙灘上開墾出的良田。

迅速發展的廣西輕工業(1975年)

解放后廣西新建的五十九個大、中型糖廠之一——貴縣制糖廠。

甘蔗收獲季節,糖廠職工前往支援。

產麻區的社員用上了南寧麻紡織廠工人制造的洗麻機。

由于原料供應充足,南寧罐頭廠職工搞成了七條生產自動線,適應生產發展的需要。

近年來,廣西開辟了許多新菠蘿生產基地。

今年投產的柳江造紙廠。

工廠職工在麻類生產基地了解生產情況。

針織品的品種數量連年都有增長。

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以來開始生產的縫紉機。

南寧麻紡廠的工人幫助社隊培訓農業技術人材。

請社員到工廠來了解黃麻加工的質量要求,以促進黃麻的栽培技術。

施工中的宜山維尼綸工廠。

慶祝自治區成立二十周年(1978年)

南寧二十萬群眾集會游行,慶祝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二十周年。

韋國清團長、王震副團長等中央代表團成員在南寧同群眾一起參加慶?;顒?。

參觀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二十周年成就展覽。

韋國清團會見紅七軍、紅八軍的老戰士,并代表鄧小平副主席向老戰士表示親切的問候。

卓琳副團長親切會見紅七軍、紅八軍總指揮李明瑞烈士的夫人羅昭儀(右)和韋拔群烈士的妹妹韋武?。ㄖ校?,代表鄧小平副主席向烈屬們問好。

在革命根據地百色地區訪問壯族社員。

參觀南寧市絹紡廠。

訪問三江侗族自治縣。

中央代表團部分成員在北海市慰問海軍戰士。

游園會。

載歌載舞,歡慶節日。

壯錦(1978年)

壯錦是我國壯族婦女獨創的手工藝品??勺霰幻?、圍裙、頭巾、臺布和背帶等生活用品和裝飾品。

掛屏(象鼻山)。

坐墊。

掛屏(桂林花橋)。

織錦。

設計圖案。

有傳統圖案的背包。

手提包。


97久久综合区综合小说